欢迎访问广安区人民医院官方网站 今天是:
我的防疫日记
发布日期:2022-12-27 来源:本站作者:广安区人民医院 浏览量:

我的防疫日记

       从2019年12月到2022年12月,在第三年新冠病毒防控政策迎来了很大的变化,一个历史性的时代结束了。在这个疫情时代的最开始,我在感染科上一线,而现在,我在方舱医院上一线。
      回顾这三年,新冠病毒于2019年12月在武汉发现。因新冠病毒的高传染性,又遇上春节返乡潮,新冠病毒迅速传播至全国。我院约2020年1月25日开放感染科接诊疑似病人。我记得有天晚上,杜娟主任、姚贵明老师一起进入隔离病区,为疑似病人上呼吸机。他们走向隔离病区的背影永远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,在对新冠病毒还不了解,防护用品的使用还不熟练的情况下,他们的行为让我真正的理解到什么是白衣执甲逆行而上。也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一名医疗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。随后,感染科收治了几名确诊病人,我们每天都会去查房、进行操作、治疗。我心里从来没有害怕过,正是因为这份使命感给了我莫大的力量。
         第一次全国疫情得以控制后,我们便开始了不断的学习,对“敌人”也越来越了解,后期全国也仅出现了一些散发疫情。直到今年5月,我市邻水县出现大规模疫情爆发,我们举全院之力抽派人员支援邻水,留守本院的同事们在保证医疗安全的情况下,不断抽派到各个点位采全民核酸。通过全广安人民的不懈努力,20几天后,邻水疫情终于实现了社会面清零。这个时期留下了静默、交通管制、社会面清零、动态清零、全面清零、红码、黄码、绿码、行程码等一系列时代的语言。
       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我们的城市经常做全民核酸。我们医护人员也从一周一次核酸采样,到一周两次,到最后每天一次核酸采样。我们在开展正常诊疗工作的同时,也加入到疫情防控、核酸采样、疫苗接种保障、隔离点保障等与新冠病毒有关的工作中去。我们总盼望着能有更科学的防控政策,直到防控政策调整、二十条措施、新十条措施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。
        通过这三年的疫情,我们学到了很多:第一、深刻的认识到了传染病的流行模式,学会了怎样去当一名“李文亮”。第二、学会了一级、二级、三级防护标准,熟练掌握了正确穿脱防护服,并在防护服下进行各种操作。第三、学会了疫情爆发的处理流程。第四、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实践了我们护佑一方百姓生命健康的使命。
        随着新十条措施的落实,阳性病人不会强制隔离了,也取消了行程码。对老百姓来说,新冠病毒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小。但进入到后疫情时代,对我们医务工作者、医疗机构来说,这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:比如说门急诊如何做好预检分诊、住院患者收治流程应该如何优化、院感的防控措施、非接触式诊疗的优劣势等一系列问题。这是一个挑战,也更是一个机遇,随着我们的努力,我相信所有的问题终将迎刃而解!